在感情裡,不要太在意對方說的先決條件....只要改善自己讓自己更好就好....

在好感破表時,什麼先決條件都是可以跳過忽略的。
葛拉威爾寫了一本書叫決斷2秒間(Blink),裡面描述了一段關於快速約會的研究,我把重要部分摘要在這裡。
兩位教授在研究快速約會,他們在活動開始前,對那些參與活動的人做了問卷調查,調查他們喜歡的類型。
在快速約會進行中,研究人員會記錄成員們的互動,並記錄那些人在活動中看對眼彼此喜歡。
而且也在活動中紀錄了每個人與別人的互動,記錄下他們每個人各方面的人格特質分數。
然後在快速約會完後再做一次問卷調查。

不令人意外的是,看對眼的哪幾對的的人格特質,其實並不符合活動前問卷裡的答案。
但令人意外的是,看對眼的的活動後問卷裡的答案,居然會符合他們的對象的特質!也就是說喜歡的條件變成他們看對眼的對象的條件了。

研究繼續追蹤下去,等他們分手後的問卷調查,他們喜歡的特質又回到原來活動前的特質了....
這很有趣,你可以看看,他是有正式論文的,書裡面有列 Reference,你可以去找來看。

還有discovery頻道有一集是講速食約會的,裡面的實驗發現:天下的男人都在找同一個女人,天下的女人也都在找同一個男人
--而這個人通常與他們參加實驗前,所描述的「理想對象」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
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女生都在尋找同樣一個男生:外向,體貼,做事謹慎而讓人有安全感(Dijkstra & Barelds, 2008)[1]。


在一段關係中,重要的並不是你的樣子或她的樣子,而是你們在一起的時候,吵架的時候、聊天的時候、去玩的時候、互訴心事的時候、
分享生活點滴的時候,究竟呈現出什麼樣子(e.g.:Rusbult & Van Lange, 2003; Uysal, Lin, Knee, & Bush, 2012; Woodin, 2011)。[2][3][4]


Reference:
1.Dijkstra, P., & Barelds, D. P. H. (2008). Do People Know What They Want: A Similar or Complementary Partner? Evolutionary Psychology, 6(4), 595-602.
2.Rusbult, C. E., & Van Lange, P. A. M. (2003). Interdependence, interaction, and relationships.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, 54, 351-375. doi: 10.1146/annurev.psych.54.101601.145059
3.Uysal, A., Lin, H. L., Knee, C. R., & Bush, A. L. (2012).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lf-Concealment From One’s Partner and Relationship Well-Being.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, 38(1), 39-51. doi: 10.1177/0146167211429331
4.Woodin, E. M. (2011). A Two-Dimensional Approach to Relationship Conflict: Meta-Analytic Findings.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, 25(3), 325-335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fe36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